? :021-3783 1651 ??:138 1830 2861
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以下簡稱“昆柳龍直流工程”)首臺變壓器抵達惠州龍門換流站,經歷20天跨越2740公里,完成運輸作業,標志著工程主設備到貨工作全面拉開序幕。
這是6月9日拍攝的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云南送端昆北換流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品 攝)
昆柳龍直流工程是南方電網公司建設的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和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變壓器作為工程核心設備,連接的換流閥側電壓等級最高為±800千伏,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變壓器。
昆柳龍直流工程計劃2020年投產送電,2021年全部建成投產。工程采用±800千伏三端混合直流技術,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線路全長1452公里,途經4省區15市州。該工程采用運行更為靈活的多端直流系統,突破了常規直流對受端電網系統影響較大的瓶頸,控制靈活,能夠快速響應電網狀態變化,支撐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該工程不僅可促進廣東、廣西用能結構向清潔化轉型,還可依托工程提升我國技術裝備水平,帶動我國大容量柔性直流關鍵設備的自主研發,提升我國電力裝備的國際地位。
此臺變壓器的運輸歷時20天,里程共計2740公里,10月11日從河北秦皇島研制完成出廠后,先經2公里公路運至碼頭,然后裝船從海上運輸2530公里至廣東惠州大亞灣,最后再通過公路運輸208公里,抵達龍門換流站。
工程項目業主方超高壓公司物流中心相關人員介紹,廣東惠州公路段是運輸難度最大的路段。在此路段,變壓器采用橋式框架車運輸,車組全長85米、寬高均為5.1米,體型重量巨大。其間,車輛經過市區、縣城、鄉鎮道路以及多段高速公路,跨越橋梁159座,路況復雜、車流量大。變壓器對運輸質量要求極高,不允許車輛有激烈的沖撞和刮蹭。因此,車輛只能慢速行駛,時速一般控制在每小時10—20公里。
這是8月12日拍攝的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廣西受端柳北換流站。新華社發(鄧云天 攝)
為了確保運輸安全順利,當地路政、交警部門組織人員、車輛全線執勤,疏通沿途車輛行人,創造良好的設備運輸環境。正式運輸前,運輸團隊專門開展了一次同路線模擬運輸,證實了運輸方案可操作性和完善性。年初以來,運輸團隊開展實地調查,研究不同時段和路段的車流量狀況,制定周密的運輸方案,并對沿線建筑橋梁進行多項改造加固。
“市區早高峰車多人多,我們凌晨出發,高峰前通過市區。村里路窄,一旦有車輛通過,大車不好走,所以選擇晚上進村,那時候車少。”超高壓公司物流中心大件運輸配送專責蔡偉龍介紹,“什么時段運到哪里都計劃準確。”
為保障首臺變壓器順利進站就位,工程施工方廣東電網能源發展公司現場項目部土建施工、變電安裝和機具物資運輸等技術隊伍提前協同規劃、統籌部署,及時完成基礎交付、進站道路拓寬和修整等工作。
首臺變壓器到站后,工作人員將進行安裝作業。據了解,龍門換流站共14臺變壓器,正陸續以同樣的線路和方式進行運輸。整個昆柳龍直流工程另有云南昆北、廣西柳北2個換流站,需通過海上船舶及陸上鐵路、公路聯合運輸方式運輸變壓器42臺。
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云南送端昆北換流站進行燈光測試(無人機照片,6月9日攝)新華社發(李志杰 攝)
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投產送電,較原計劃提前半年。
昆柳龍直流工程由南方電網公司投資建設,是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也是世界第一條800千伏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創造了19項電力技術的世界第一。作為世界第七大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的主要送出“大動脈”,工程從云南出發,跨過1452公里的高山河湖,把電站豐沛的水電分別送往廣東和廣西的用電負荷中心,預計每年送電330億度,有效解決“十三五”末及中長期云南水電消納問題,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為滿足“十四五”和后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用電需求奠定堅實基礎。
昆柳龍直流工程起于云南昆北換流站,落點在廣西柳北換流站和廣東龍門換流站,途經云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于2018年12月開工建設,總投資242.49億元。工程投運后,云南西電東送通道能力達4540萬千瓦,跨省區送電能力居全國首位,將促進云南綠色能源在更大范圍優化配置,對推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